1945年,毛远志看望伯伯毛主席时提出一请求,毛主席:我全力支持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62

1945年10月13日,就在毛主席和周总理要去重庆谈判之前,有两个人来到了毛主席跟前。

一个是毛主席的亲生侄女,也是他唯一的侄女;另一个则是她的男朋友。

毛远志是毛主席的亲侄女,她这次来,一方面是想让伯伯给她把把关,看看未婚夫曹全夫怎么样,另一方面是想请毛主席帮个小忙。

伯伯,我有点小事想求您帮忙,这可能有点像开后门了,您愿意答应我吗?毛远志望着毛主席,眼里闪着光,就像黑夜里的星星一样。

毛主席细心地等毛远志把话说完,弄清楚整个事情的经过后,他哈哈大笑,乐呵呵地说:“这样的帮忙我赞成。”

毛远志到底找毛主席帮了什么忙,居然能让一直说不能搞特殊化的毛主席答应了?毛主席和毛远志之间关系到底怎么样呢?

【奔波不断】

毛远志是毛泽民和王淑兰的孩子,而且她还是毛主席唯一的亲生侄女。

她性格特别外向爱玩,最喜欢带着男生们满山遍野地跑,河滩草丛中,总能找到她的踪迹。

而且她性格倔强,从不认输,跟男孩子打架时一点也不让步,伯母杨开慧在多次劝架后,笑着调侃她是个假小子。

这也不能怪毛远志,毕竟她爸爸1921年就跟着大哥毛泽东干革命了,从那以后,毛泽民就很少回家。

毛远志1923年来到这个世界,可还没在家待上几天,她的爸爸就又一次出门,去忙他的革命事业了。

因此,毛远志的妈妈王淑兰不仅要照顾孩子、带领妇女搞农会活动,还得想办法赚钱养家,生活过得非常不容易。

不过那时候,母女俩好歹还有个稳定的地方待着。可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,老百姓的日子被白色恐怖包围,吓得母女俩不得不离开韶山,跑到长沙去。

从那以后,她们就开始到处漂泊,靠乞讨来维持生活了。

一到长沙,组织就安排王淑兰去做地下联络工作,这活儿得藏着掖着,最理想的伪装就是扮成路边不起眼的乞丐。

因此,王淑兰和毛远志扮成了乞丐,每天在路边讨饭。小毛远志只能跟着妈妈在各地漂泊,没法像普通小孩那样去上学,只能在街头到处流浪。

在一次平常的任务里,王淑兰像平时一样,领着穿得破旧的毛远志出了门,她们怀里藏着一张小纸条,纸条上记着很重要的秘密。

这次的任务就是要把这张小纸条交给其他伙伴,但她们完全没察觉到,背后巷子里有几个黑影一闪而过。

当她们拐进另一条窄巷时,后面突然响起几个男人的叫喊声:“快点!拦住前面的那两个要饭的,她们是共产党的人!”

于是,只有六岁的毛远志和他的妈妈被抓了起来,他们被关在长沙的陆军监狱。一个妈妈在监狱里带着个小宝宝,日子肯定是非常不容易。

幸运的是,1930年7月,红军部队抵达长沙,毛远志和王淑兰与狱中的难友们联手策划,最终一块儿逃出了监狱。

他们走到外面才发现,原本干净又热闹的街道,现在变得又脏又乱,以前的热闹景象全没了,只剩下百姓们在街上跑来跑去,大声喊着叫着。

她们没敢多停留,赶紧出发了。

毛远志跟着妈妈王淑兰在长沙、华容、沅江这些地方来回跑,哪里需要她们去组织工作,她们就往哪里去。

这时候,妈妈和女儿已经好久没见到爸爸毛泽民了。每当毛远志在外面受了委屈,她就会跑到妈妈身边要抱抱,心里难过地问:“妈妈,爸爸到底去哪儿了呀?他是不是把我们忘了呢?”

望着毛远志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,王淑兰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。这个女人半辈子东奔西走,尝遍了生活的艰辛,从未掉过一滴泪,唯独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,泪水才会忍不住滑落。

“咱这就去找他。”王淑兰斩钉截铁地说。

1931年冬天,天气冷得出奇,王淑兰领着毛远志和他哥哥毛华初,一起去上海找毛泽民。

雪花飘飘,王淑兰把自个儿仅有的那件厚棉袄披在了冷得直打颤的女儿肩上。

刺骨的寒风吹在这个女人脸上,像刀割一样留下了深深的纹路,她的头发也在大雪的悄悄覆盖下,渐渐变得雪白。

他们这一路费了好大劲才赶到上海,经过诸多波折,最后总算是找到了上海当地的伙伴。

朋友,你知不知道毛泽民现在在哪儿啊?王淑兰现在看起来好狼狈。

你们没听说吗?毛同志已经不呆在上海了,他被调到中央苏区那边去了。”面前的人答道。

王淑兰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,感觉喉咙好像肿得厉害,所有想说的话都憋在了嗓子眼儿里。

“你们还是快点离开上海吧,战争又要爆发了,我们可以帮你们回湖南。”那人又说了一遍。

因此,刚到上海的毛远志他们一行人,因为去上海花光了王淑兰所有的钱,只好又回到了湖南华容。

没办法了,王淑兰只能让女儿毛远志去当童工,好让家里的日子轻松点。

不过现在世道不太平,到处战火连天,哪还有工厂会要那么多童工呢?

在工厂呆了差不多一两个月,毛远志又被赶了出来,这次是真的走投无路了。

王淑兰搂着毛远志,边哭边说:“孩子,妈妈养不起你了,你能体谅妈妈吗?”

毛远志依偎在妈妈胸前,只是一个劲儿地哭。

王淑兰继续道:“我给你找了户不错的人家,当童养媳以后日子不一定差。你到那边手脚勤快点,多帮衬着点,人家自然会喜欢你的。”

于是,毛远志被送到了一户农民家里,做了那家的小媳妇,也就是童养媳。

【命运转折】

1937年,毛远志收到了一封从延安寄来的信,这封信改变了他的命运。

这封信是毛泽民,也就是他爸爸写的。王淑兰刚读到信的开头,就“啪”地把信一放,立刻从家里冲出去,急着往毛远志住的那户农家赶。

信里写道:“我现在延安呢,你能不能把远志送过来,让她在这儿学点文化。这么些年,你真是太不容易了……”

快过年那会儿,毛远志被妈妈送上了火车。在分别的时候,妈妈叮嘱他说:“远志啊,你伯伯和爸爸在忙很重要的事情,到了那边,你得乖乖的,要努力学习,尽量少去烦他们。”

到了延安,毛远志真的很乖巧,不怎么去搅扰伯伯和爸爸的工作,全神贯注地在延安保育小学上学。

毛主席瞧见她变了样,心里头对这个侄女愈发喜爱,便笑道:“那个以前的野丫头跑哪儿去了?远志,你还记不记得她呀?”

毛远志笑嘻嘻地说:“大伯,人都是在不断进步的嘛,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。”

有空的时候,毛主席会拉着毛远志一起聊聊家里长短,说说过去的事情。有一次,他透露了一个小秘密给远志:“远志啊,你其实还有个哥哥,可惜他只活到七岁,因为得了黄疸肝炎,在医院里走了一遭,就没了。”

这事儿毛远志从没听过,想到大哥去世了,她心里非常难过。

在延安的那些日子,毛远志过得非常开心,因为现在她不光能专心学文化,还见到了久违的爸爸和伯父。

她唯一觉得不好的地方,就是北方的小米饭实在吃不惯。

毛远志小时候过得非常不容易,总是到处躲避,结果在路上落下了胃病。现在,一吃小米饭,她就感觉特别不舒服。

因此,她只能等到大家都吃完饭,再去食堂找点剩饭锅巴泡在水里吃。

结果,她的胃病变得更厉害了,以至于连续好几天都没法去上学,只能躺在床上疼着。

瞧着毛远志那样子,有位同志心里怪不是滋味的,就偷偷地给了她一块钱,让她以后去食堂,每次花五分钱买碗稀饭喝,好让她的胃病缓缓。

毛主席得知这事后,没打算给毛远志啥特别照顾,他说:“你试试能不能吃小米饭呗?在北方,不吃小米饭可得饿着。”

毛远志把话听进去了,她试着尝了尝小米饭,其实小米饭味道也挺好,就是以前心里头有点不愿意接受,所以才觉得不好吃。

没过多久,毛远志就习惯了每天吃小米饭的生活。

望着碗里的小米粥,毛远志不由得想起了远在湖南的老妈。记得以前跟着老妈的时候,总是衣服不够穿,食物不够吃,经常得出门去讨点吃的。

现在我来到了延安,虽然吃的东西还是很简单,但好歹能填饱肚子了。

“妈现在过得还好吧?”毛远志心里挺不是滋味的。

心里难过,毛远志匆匆扒拉完碗里的饭,接着就跑到伯伯屋里去了。

刚进门,她的眼泪就哗啦啦地全冒了出来,边哭边说:“伯伯,我好想妈妈,她现在肯定过得特别苦,说不定还在天天要饭呢,您能帮帮我们吗?”

毛主席听完这话,好长时间都没说话,等他又开口时,声音里满是不好意思:“远志啊,你妈妈是我的亲戚,可我不能靠关系帮你们。不过,你可以跟上面说说,毕竟你们都是组织里的人。”

毛远志一听这话,急忙跑到管经济的陈云同志那儿去了。

陈云对她说:“你究竟需要多少钱?给个确切的数,我好给你记下来。”

毛远志讲:“给我二十块钱就足够了。”

陈云一听这话,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,问道:“你这要求哪算苛刻啊,简直就是小事一桩,咋不早跟我说呢?”

毛远志咧嘴一笑,顽皮地说道:“二十块钱足够对付日常开销了,还有好多同志等着用钱呢,省着点花总是好事。”

陈云微笑着点头,夸赞道:“你真是个不错的女孩儿!”

【一生所爱】

在毛泽东主席的指引下,毛远志慢慢长成了一个勤劳稳重又开朗活泼的姑娘,不过因为小时候经常到处奔走,她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。

1941年,毛远志的胃病又发作了,她便去了延安医院看病。

在医院住院期间,她没敢落下学习,经常是一边治病一边看书,在这期间,她结识了一个叫曹全夫的小伙子。

这小伙子不光肚子里有墨水、长得帅气,还特别有耐性。他老给毛远志解释课文里弄不懂的地方,知道她身体弱,就总爱在太阳下山前领着她一起打太极,就这样,爱情的小芽儿在不知不觉中冒了出来。

两个年轻人病愈后,就回去忙各自的工作了。

曹全夫决定去延安南门外中央党校的第六部门继续深造,另一边,毛远志则在陕甘宁边区的盐业公司上班。

一个在上学,一个在上班,不过他们离得很近,中间就只隔了一条小溪,水还在哗哗地流。

经过长时间的相处,毛远志和曹全夫谈起了恋爱。这时候,毛远志心里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的父亲和伯伯,她特别希望能亲耳听到他们对这段感情的祝福。

因此在1945年10月13日那天,毛远志领着曹全夫去见伯伯毛主席。当她再次见到毛主席时,却发现由于长时间的辛苦工作,这位一向坚强如铁的人,脸上也爬上了皱纹。

毛远志心里有点不忍,不过还是笑着介绍道:“伯伯,这是我男朋友。”

毛主席感到有点意外,他记得毛远志还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姑娘呢,时间过得可真快啊!没想到那个小女孩现在也要结婚过日子,建立自己的家庭了!

他赶紧招呼曹全夫和毛远志坐下,想让他们一起吃顿简单的饭。聊了一会儿天后,毛主席很快就了解了曹全夫的情况。

你书念得好,还参与过革命斗争,真是个棒小伙子,我把远志交给你很安心。毛主席笑得特别和蔼。

“我爸呢?我怎么没看到他呀。”毛远志好奇地往周围看了看。

“远志啊……你怎么突然间就提到了你爸呢。”毛主席的声音略带颤抖。

“伯伯,我爸他在哪儿呢?”毛远志心里有点发慌。

“人总有一死,要留下忠诚的心名垂青史。你爸爸走了,他是个大英雄。”毛主席难过地说道。

虽然心里早有准备,可真当事情发生时,毛远志还是觉得受到了很大的打击。

毛远志丢了碗筷,冲进屋里大哭起来,毛主席没进去安慰她,还拦住了急着想进去的曹全夫,说:“让她先难过一会儿吧。”

第二天早上,毛远志眼睛肿肿的,去找毛主席,强忍着泪水说:“伯伯,我会好好的,您别担心。”

毛泽东主席满意地笑了笑,眼里满是慈爱的长辈光芒。

“伯伯,这次来是想麻烦您帮我们解决一个事儿。”毛远志握着曹全夫的手,往前迈了一步。

“听说中央的军队很快就要开到东北去了,但我男朋友呢,他是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的。我们俩都报了名想出战,可这儿的部队却没法给我们下出征的命令……”毛远志说道。

我们打心底里想上战场,为国家出份力!拜托,请给我们个机会吧!”曹全夫接过话,斩钉截铁地说道。

毛主席听了大笑起来,说道:“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主意,我挺支持的。我希望你们能多去前线历练历练,就是得能吃苦。像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机会,我是非常赞成的。”

离别之际,毛主席把他俩拉到旁边,语重心长地说:“出去以后别耍性子,得记住两件事。一是别总想着让别人夸你们,别总盼着掌声;二是无论到哪,都要尊重老百姓,和大家融为一体。”

毛远志和曹全夫爽快地应承下来,接着就跟着队伍去了北边。

由于距离非常远,加上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忙,为了不让毛主席分心,毛远志就安心在远处干好自己的活儿,和毛主席见面的机会少得可怜。

毛主席去世后,她每年都会去纪念堂祭拜他,但签名簿上从未见过她的签名。

她总是悄悄地来,又默默地离开,只留下满满的思念和感激在那里。

之后,毛远志也去世了,她一辈子都勤勤恳恳、省吃俭用,从没仗着自己的特别身份要求过什么特殊照顾。

1990年7月6日,党组织高度赞扬了她的一生,说她“是共产党里的一名好党员,是无产阶级中出色的战士,也是党引以为傲的女儿。”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